2016年11月17日10:19 來源:光明日報
11月16日,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,來自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、16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嘉賓齊聚江南水鄉,圍繞“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——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展開對話交流。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重要講話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出席大會並致辭。在講話中,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互聯網時代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,反映了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,並發出呼吁:“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、無邊界的,利用好、發展好、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,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。”
半個世紀以來,互聯網已經成為人類文明演進革新的重要標志和動力。20世紀60年代,當美國用4台電腦連接起一個名為“ARPAnet”的網絡時,可能並未想到,這個為冷戰而建的網絡,后來卻會逐漸打破民族國家間的藩籬。1987年9月,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出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:“越過長城,走向世界”,今天,長城與世界的融合對接早已突破了想象的邊界。幾十年飛雲掣電,互聯網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能量,讓遠隔萬裡的人們“雞犬之聲相聞”,將人類發展的進程調整到同一節奏上來。
“欲思其利,必慮其害﹔欲思其成,必慮其敗。”互聯網不但為信息、觀念、技術的全球性流動提供了載體,也伴生了網絡犯罪、網絡監聽、網絡攻擊、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全球公害式的問題﹔不但帶來了過去幾個世紀都沒有的、頻繁的文化交流與互鑒,也提出了共享共治、趨利避害的治理課題。正是在這一背景下,由中國主導的、連續3年在浙江烏鎮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應時而生、順勢而為,為應對信息化新挑戰、培育發展新動能,推進全球互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