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7月26日08:34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222
祖晨在日本留学期间照片。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档案馆供图
祖晨在厦门大学学习时发的讲义。
一
在安徽宣城以北十多公里的水阳江畔,有一座“江南小镇”——油榨沟。1901年10月,革命先烈祖晨就出生在这里。小时候,母亲经常给他讲古代文武圣人、英雄豪杰的故事。1918年冬,年少的他因敬仰东晋名将祖逖闻鸡起舞的精神,将原名祖茂林改为祖晨,以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。
读私塾时,祖晨就善于独立思考。一天,塾师讲到“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”这句俗语时,他立刻问道:“人世间为什么会有贫贱富贵呢?”塾师瞠目结舌,只能用“非汝所学也”搪塞而过。在家里,祖晨不忍心看妹妹受缠足之苦,便极力与父母抗争,“一日不能使我妹妹放脚读书,儿一日不休,儿愿牺牲一切”。他多次将裹足布藏起来,最终帮妹妹摆脱了这一毫无人性的封建束缚。
1918年秋,祖晨考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。他受到进步老师的影响,又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,开阔了政治视野,提高了革命觉悟。这年冬天,他参加了蒋光慈、钱杏邨、李克农等成立的“安社”,编印油印小报《自由之花》。1919年,五四运动爆发,他在芜湖学联的带领下,与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。1921年3月,五中校长刘希平委派祖晨邀请恽代英赴校演讲。彼时,恽代英慷慨激昂的演讲,大大激励并启发了祖晨,使他的思想得到升华。祖晨从此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1923年秋,祖晨考入厦门大学。在厦大读书期间,他认真学习文化知识,积极参加学生活动,并时刻关注社会政治风云变幻。1925年5月30日,祖晨请假回家,途经上海,恰遇“五卅运动”,他当即加入游行队伍。6月,他邀集同学组织“芜油外交后援会”,声援上海工人、学生。8月,他赴日公费留学。此前,因关心民生疾苦,他一路上将从县政府领回的200块银元留学生补贴全部散发给了穷苦百姓。
祖晨带人在家乡查禁日、英货的过程中,得罪了少数不法商贩,他们串通一气,将祖晨告上法庭。开庭那天,人山人海,法官宣读罪状道:“私进民房,犯强奸之罪;拦船查货,犯盗窃之罪;烧毁鸦片,犯破坏私人生活之罪……有此数罪,死有余辜!”祖晨听罢冷冷一笑,驳斥道:“进私房,我搜出的是鸦片;拦阻轮船,我查的是日、英货。如今国难当头,贩鸦片,就是抽我们的筋;卖日、英货,就是喝我们的血。凡有血性的中国人,岂能麻木不仁!请问法官阁下,反帝爱国,何罪之有?”祖晨正义的声音引起了现场人们的共鸣,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:“祖先生讲得好!”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口号声一浪接过一浪,铿锵有力,响彻整个法庭。原告们面面相觑,法官们被驳得哑口无言,不知所措。就这样,庭审灰溜溜地收了场。
1925年底,祖晨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抉择,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。
二
祖晨在国内上学时,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;在长崎国立医科大学攻读时,仍然如此。一天课后,他走进一家书店,发现书架上有一本日文版的《旅欧游记》,便买来仔细阅读。读后方知,这是一部详细记载18世纪初欧洲工人遭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血泪史。他联想到此时中国工人的境况也和他们一样,正在受苦受难,心里非常难过,便拿起笔在扉页上写道:“我们都是无产阶级,既无衣,又无食,外加债来逼,谁害的,资产阶级。大家齐努力,拿起枪和炮,打倒它,建立苏维埃,生活甜如蜜。”
1927年2月,祖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,要求回国参加革命。次月,他回到上海,组织上安排他做宣传工作。不久,他又奉命去武汉,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张发奎部任党代表。宁汉合流后,祖晨遵照党的指示,率领被争取过来的北伐军战士,急行军七天七夜,由武汉赶往南昌,参加南昌起义。起义失败后,他随部队转战潮州、汕头等地。
9月底,中共安徽省临委派祖晨回宣城开展党建工作。11月,宣城第一个党组织——中共宣城独立支部(以下简称“独支”)正式建立,祖晨任支部书记。他主抓农运工作,以油榨沟为中心,白天经常借打鸟作掩护,深入农户访贫问苦。晚上又在镇上举办“平民夜校”,教大家读书识字,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。
一天晚上上课时,祖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衣衫褴褛、骨瘦如柴的农友,背上驮着两个沉重的包袱,说:“这位兄弟本身是个身强力壮的农友,饥饿和寒冷摧残了他的健康,现在背上又压着这两个包袱,大家讲(应该)怎么办?”人们异口同声地回答:“掀掉它!”祖晨说:“对!掀掉它!现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压着比包袱更重的东西,那就是两座大山,一座是外国的坏蛋叫帝国主义,一座是本国的坏蛋叫封建主义。我们要想翻身过好日子,就得起来推翻他们。”祖晨带领北部乡村农民打土豪、分田地,开展抗租、抗债、抗税等一系列斗争,掀起了宣城第一次革命高潮。
三
“独支”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,1928年1月24日清晨,县警察局派人到油榨沟抓捕祖晨,他机智地翻墙脱险,并绕道乘船来到芜湖。至此,“独支”的革命活动终止,其他委员也四散隐蔽。2月,祖晨在上海找到党组织,后被派往闸北区开展地下工作。
1929年3月,祖晨在潘汉年的帮助下,调往《上海报》编辑部工作。1931年1月,祖晨受党中央委派,化名李春亭,赴山东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,并先后担任中共济南市委书记、青岛市委书记,组织领导工运、学运活动。
曾于1931年到1932年担任青岛大学党支部书记的王林同志,在《忆李春亭(祖茂林烈士)》一文中记叙道,“两年间与上级党领导接头最多、最长的是李春亭(祖茂林)同志”“中等身材,文弱书生似的”“消瘦,身子骨单薄”“剑眉突出,眼神很有威力,也特别机警。眉头一皱,竖起两道立纹,有一种路见不平、拔刀相助的豪迈气概”“几个凉馒头、两片咸菜,这就是他一天的营养。即便如此,他依旧用忘我的热情投入革命运动中”。祖晨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工作精神,展现出中共党员高尚的品质和情怀,深深地教育和感染了青岛大学的学生们。
1932年6月1日,祖晨在交接工作时不幸被捕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高官厚禄的利诱,他始终坚贞不屈,严守党的秘密,保持了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。在狱中,他写信劝告父母:“财产子女,只不过是生活的点缀罢了,不要把他看作私有财产,干革命就会有牺牲,要看开些,莫为游子劳思,更促儿志期坚。”
祖晨在牺牲前,大声地向狱友们告别:“同志们,难友们,这没有什么关系,革命的细胞是新陈代谢的,永远死不完的,好好干下去吧!”狱中幸存下来的同志们后来回忆说,“如果他背叛了,我们全部都要牺牲了……”
祖晨烈士虽已远去,但是他信仰至上、勇于斗争、舍身为民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。2005年,济南市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起了“泺口九烈士纪念碑”。2012年,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东侧的一条道路被命名为“祖晨路”。2016年,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园在显著位置专设了祖晨烈士生平事迹展厅。此外,祖晨烈士生平事迹还被收录进《中共党史人物传》《中华著名烈士》《安徽党史上的重要人物》《红皖家书》《宣城英烈选传》等书籍中。2021年6月,宣城人民将“祖晨烈士纪念馆”修缮一新,重新对外开放。(李继国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