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鄧建勝 徐紅梅 白光迪
2025年11月25日08:2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冬日午后,汽笛長鳴。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的中吉烏班列,從江蘇省連雲港市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駛出。車廂裡,整齊排列的貨物將運抵中亞市場。
目光南移,長江入海口的太倉港岸橋起落,數千輛國產汽車駛上遠洋巨輪,准備發往歐洲、東南亞。
一北一南,一車一船,江蘇外貿在這個冬天裡熱氣騰騰。
“江蘇產業體系比較完備,創新能力較強,營商環境優良,還有自貿試驗區等一大批高水平開放平台。在對外貿易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下,江蘇外貿依然展現出較強的韌性。今年1至10月,進出口總額達4.88萬億元,佔全國比重達13.1%,貢獻了全國兩成多的出口增量。”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說。
圍繞穩外貿,江蘇著力在“新”字上做文章,開拓新市場、壯大新業態、培育新優勢,為活力中國注入生機與動能。
開拓新市場,推動產業和企業走出去
在揚州市揚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,芝麻粒大小的功率半導體芯片正源源不斷地產出。每天,約3000萬隻芯片從這裡發往歐美等海外市場。
“外銷增速在30%左右。我們拼的不是價格,而是質量。”揚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梁瑤介紹,目前公司在越南啟動了二期工廠建設,還計劃在馬來西亞、泰國投資晶圓工廠。
常熟市的小微外貿商戶,則借助制度創新打開了新天地。
服飾商行經營者陳躍,在“市採通”(常熟市中小微企業跨境貿易綜合服務)平台上傳了交易單,一批服裝產品正准備發往國外。“以前做外貿,要跑海關、找第三方代辦,既麻煩又有風險。現在,一個平台就搞定了。”陳躍說。
作為全國市場採購貿易試點的創新之舉,常熟“市採通”平台為中小微企業打造了一個集商戶注冊、商品採購、組貨拼箱、通關申報、收匯結匯、免稅申報及供應鏈金融於一體的“一站式”出口服務解決方案。自2020年以來,該平台年出口額從10億美元增長至150多億美元。
外貿市場在做強中不斷優化。今年以來,江蘇對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進出口達2.44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7%﹔對東盟進出口增幅達22.1%。
壯大新業態,借助數字化渠道布局國際
“我們這款新產品,面料透氣,設計時尚。”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絲路·南華跨境電商產業園,不時傳來電商直播的聲音。
樓下簽單,樓上做成衣,再往上便有渠道分銷。盛澤鎮相關負責人說:“我們這棟樓聚集了整個紡織外貿產業鏈,上下樓就是上下游。”
今年1至9月,盛澤鎮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36.35億元,同比增長225.4%。這裡的產業園集聚了配套服務商及外貿企業87家,形成了“跨境電商+產業帶”的獨特模式。明斯克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長明說:“今年,公司出口額超7000萬美元。跨境電商大多是小訂單,但累計起來就是可觀的貿易收入。”
跨境電商在多個行業多點開花。在鹽城市,江蘇中恆寵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海外倉和大數據營銷,把寵物牽引繩、貓爬架賣到歐美市場。“過去要等客戶找我們,現在是我們精准推送。”公司副總經理仇鵬介紹,借助跨境電商與海外倉優勢,企業的訂單量大幅增長。
數字貿易、直播帶貨、AI選品……這些創新場景,不斷把江蘇制造帶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。今年1至10月,江蘇跨境電商平台進出口同比增長超60%,服裝、汽配、家居、工具等傳統產業正借助數字化渠道加快布局國際市場。
培育新優勢,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
常州市博瑞電力的廠區內,一隻機器狗正在檢查變電設備,紅外攝像頭捕捉到的溫度數據實時傳回運維中心。該公司專利授權超過700項,參與制定國際和國家標准30余項,產品已進入7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“我們不僅交付設備,還為客戶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。前期設計、中期建設、后期運維,都能看到我們的身影。”常州博瑞電力副總經理廖益藍說。
在無錫市的雅迪生產車間,每35秒就有一輛電動自行車下線。檢測中心裡,電池要經過上千次充放電循環,整車要通過震動、耐候等測試,智能化檢測手段也在不斷引入,創新與嚴格的質量把控共同保証了產品的穩定可靠。
“核心競爭力是質量過硬。”雅迪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家中表示,“在東南亞市場,我們會根據路況和使用習慣調整產品研發配置,並通過海外工廠參與標准制定。”
從“首台套”到“國際標准”,從“被貼牌”到“被搜索”,江蘇企業在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上不斷積累優勢。產品走出去的同時,把技術、標准和品牌一並帶出去,不斷提升著江蘇制造、江蘇品牌的全球影響力。
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保持全國前列,其中先進制造業集群貢獻了六成以上發明專利﹔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70%,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九成……在江蘇,新質生產力正加快形成,為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。
(本報記者王偉健、王瑨、韓文鋆參與採寫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25日 04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