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中新網北京11月13日電,備受矚目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,官方發布的會議公報首次披露了新時期中國改革的總體思路。強調改革決心、促進公平正義、規范權力運行……一系列回應民意期待的改革部署備受關注。
改革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歷史抉擇,而黨的歷屆三中全會則是改革的“加油站”和“航標燈”,總是在關鍵時刻,為改革指引方向,集中人民意志,為改革注入新的動力,一次三中全會就是一次重要抉擇。“民有所盼,我有所應”。以筆者之見,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,回應了十大民意期盼:
其一:百姓盼望“全面改革,惠及人民”。全會回應: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、整體性、協同性,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、民主政治、先進文化、和諧社會、生態文明,讓一切勞動、知識、技術、管理、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,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,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。
其二:百姓盼望“安定有序,公平競爭”。全會回應:建設統一開放、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,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。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、公平競爭,消費者自由選擇、自主消費,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、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,著力清除市場壁壘,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。要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,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,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,完善金融市場體系,深化科技體制改革。
其三:百姓盼望“‘農’筆重彩,夯實基礎”。全會回應:城鄉二� |